首页
>政务公开>服务资讯>政策文件

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眉山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3- 10- 08 14: 30浏览次数:

眉府发〔202311


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单位)

现将《推进眉山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眉山市人民政府

2023926


推进眉山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意见》(川府发〔202311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结合眉山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来川莅眉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提升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能力,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奋力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提供优质气象保障。

(二)发展目标。

2025年,基本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监测和预报能力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初步形成具有眉山特色的为农气象服务模式,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全市天气雷达监测覆盖率达90%,强对流天气预警准确率达90%,预警时间提前量达50分钟。

2035年,建成比较完善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气象与眉山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度融合,气象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健全,气象服务综合效益和公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夯实气象科技基础,提升气象现代化能力水平。

1.提高气象监测能力。面向精密监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岷江、青衣江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区、城镇易涝区、重点林区、西部沿山地区、现代农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完善气象监测站网;加强气象应急观测能力建设,逐步配置中小型无人机等先进的气象移动观测设备,开展实景监控智能观测;开展X波段雷达建设,增强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系统监测能力。统一技术标准,推进气象设施共建共享和多部门协同观测,加快建立社会气象观测体系。进一步加强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提升观测数据的传输及时率和业务可用性,提高气象监测资料在防灾减灾决策中的可靠性。充分利用卫星、雷达、遥感等手段,提升多源资料融合实况分析能力,提高暴雨、干旱、雷电、大风、大雾、高温、低温、霜冻、冰冻、强降温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水平。〔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局,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第一个逗号前的单位为牵头单位,其余为责任单位,下同〕

2.提高气象预报水平。重视气象预报技术攻关,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气象深度整合应用,推进灾害性天气和气候异常机理研究与预报协同发展,数值预报用为核心的智能网格预报系统,不断提高预报预警准确率和时空分辨率。优化调整暴雨预警信号发布,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实现灾害性天气、高影响天气的实时预警,建立快速滚动更新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发展短中期和延伸期智能预报预测业务。(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科技局)

3.提高气象信息化水平。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动气象业务向集约协同的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依托+技术体制,加强观测、预报、服务互动,增强业务间的协同性、关联性和一致性,面向短临预报服务升级改造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发布和再传播机制,推动预警信息发布深度融入网络、广播、电视、短信等公共信息发布体系。依托官方融媒体服务矩阵、网格管理员、减灾信息员等拓宽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和覆盖面。综合运用安全技术手段,建立气象网络安全主动防御系统,保障气象信息和网络安全。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文广旅局,市广播电视台、各通信运营企业,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以下各项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均为责任单位,不再单独列出

(二)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4.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践行防灾减灾、气象先行服务理念,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防范叫应闭环管理机制,全面落实重大气象灾害关、停、限防御措施。面向岷江、青衣江等流域防灾减灾需求,强化与毗邻地区气象信息共享,完善气象灾害联防联控机制,提升成都都市圈气象协同保障能力。全面落实《眉山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眉山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工程,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融入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纳入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

5.提升极端天气防范应对能力。加快实施雷达建设和与周边雷达组网工作,加强极端天气精密监测、精准预报和提前预警,实现对局地强降水、短时大风、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提1—3小时预警,对其他极端天气提前6—12小时预报预警。建设城市内涝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将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纳入各级综合应急演练科目,提高基层政府、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防控重大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体局、市公安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消防救援支队)

6.强化气象科普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气象科普社会化格局。将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工作纳入各级综合科普体系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推进气象研学基地、气象科普场馆(所)布局与建设,不断丰富全民气象防灾减灾科学素养获得方式,提升社会公众气象灾害防范意识、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科协、市应急管理局,市教体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

(三)实施四大行动,提高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7.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以气象高质量发展示范建设为抓手,围绕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气象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水稻制种、优质粮油、眉山春橘、奶牛养殖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联盟,增强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加强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气象条件研究,推动多部门协同会商、联合预警,提升农业气象风险防范能力。建立水稻、柑橘生产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和服务标准,建设智慧化农业气象服务平台,丰富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产品供给。以全国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为抓手,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传播与响应体系,提升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气象局,市水利局)

8.实施气象+”赋能行动。充分发挥气象在数字经济中的作用,推动气象服务全面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深化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调度精细化气象服务;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开展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精细化预报;推进高速公路、高铁沿线和地质灾害隐患点、4A级景区气象监测预警靶向发布服务,提升恶劣天气交通安全处置和运营管控气象服务能力;开展面向岷江、青衣江等重点流域水电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开展气候好产品、气候宜居城市、避暑旅游目的地、天然氧吧等生态气候品牌建设,助力特色农业、康养产业发展,实现气候资源价值转化。加强多尺度污染天气气象条件监测预报预警,建设智慧化环境气象服务平台,提高重污染天气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气象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教体局、市公安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消防救援支队)

9.实施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行动。针对工程蓄水、农业生产、生态保护、森林防(灭)火、大气污染防治、重大活动保障和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需求,强化政府主导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制,实施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行动。推进西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眉山项目,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加快现有装备迭代更新,推进新型装备列装,加强作业安全能力建设,丰富作业手段,优化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益,有效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局)

10.实施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行动。开展重大工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区域性气候风险评估论证,为产业布局、特色农作物种植适宜区选择、旅游气象景观资源打造等提供决策依据。提升宜居、宜业、宜游、康养产业的气象服务能力,为群众高品质生活提供特色服务,增强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获得感。提升城市气候适应性和重大气象灾害防治能力,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中充分考虑气象风险和气候承载力,增强城市的气候韧性。(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文广旅局、市应急管理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

(四)坚持创新引领,提升气象科技与人才支撑水平。

11.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粮食安全气象保障等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强化全市气象科研领域的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机制,探索建立揭榜挂帅制度。完善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业务化水平。(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

12.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气象科研团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气象科研项目立项。推进眉山晚熟柑橘气象试验基地、西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眉山项目等科研平台建设,积极申创全国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探索政、校、企合作开展重大气象科研项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

13.加强高层次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气象人才培养力度,将气象部门人才培养纳入全市人才培养体系,支持气象部门干部与地方部门干部之间的横向交流,推动气象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快速提升。配强气象工作力量,加大气象高层次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人才的选、育、管、用力度。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气象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对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扬和奖励。(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级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作用,建立市气象局与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定期工作交流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气象高质量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将其纳入相关规划,督促重点项目落实,确保高效推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等市相关部门(单位)〕

(二)加强法治建设。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出台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地方气象标准。全面落实气象依法行政,强化人工影响天气、防雷、升放气球等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加强政策支持。认真落实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做好气象高质量发展经费保障工作,加强对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吸引和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服务,推动全市气象事业均衡发展。(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财政局)


附件:重大能力提升专栏


附件


重大能力提升专栏


方向一   监测精密

实施监测预警防风险 补短板项目建设,建设区域气象站、农田小气候站、移动应急观测站、雷达、无人机等气象探测设施设备,推进气象监测设备国产化迭代更新,形成多要素、精密化、立体协同观测系统。

实施气象信息网络云化改造,实现业务应用云原生。建设全市气象数据资源池,建立气象网络安全主动防御系统,保障气象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

提升气象观测质量管理能力,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气象部门牵头的社会化气象观测服务体系,推进气象观测站网统一规划、设施共建共享、数据实时汇交。完善气象探测装备计量检定体系,提升气象探测设施和探测数据的有效性、稳定性。

方向二   预报精准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建设集约化智慧化预报业务平台,发展无缝隙、广覆盖、靶向式预警业务,探索精细到百米级的智能网格预报。开展我市暴雨、高温干旱、低温冻害的时空分布、影响因子及变化规律研究。加强高分辨率网格数据和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在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灾害风险评估业务中的应用。

方向三   服务精细

建设市、县两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开展精准预警信息发布业务。推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全面融入网络、广播、电视等公共信息发布体系。

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研发基于场景、影响的气象服务技术,构建靶向服务体系,发展自动感知、智能研判、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

加强气象科普宣教,开展气象研学基地建设,探索将气象科普知识和重大灾害性天气典型案例解读纳入领导干部培训课程,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气象灾害防御和应对处置能力。

方向四   科技创新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西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眉山项目,开展典型降水云系的人工增雨(雪)技术和效果检验技术研究。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推动全市气象科研领域的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进气象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探索建立揭榜挂帅制度。健全完善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创新激励机制。

方向五   人才建设

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气象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体现人才价值、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完善有利于气象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身边榜样,积极推荐气象人才参加各类人才计划评选、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引导气象科技工作者守正创新。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型业务建设能力素质,加强与重庆、成都等先进地区人才交流。

强化人才引进培养。加快引进气象高层次人才,将气象人才培训纳入各级干部人才培训体系,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气象干部队伍。